关于印发《合肥高新区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牵引培育“双五”“双十”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凯发k8官网首页登录

2023/1/28

 


管委会各部门:

现将《合肥高新区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牵引培育“双五”“双十”企业工作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23113

 

 

 

合肥高新区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牵引

培育“双五”“双十”企业工作方案

 

企业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以“双五”“双十”为代表的科技领军企业更是我国全面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效能的先锋队、参与国际科技竞争和掌握国际科技创新话语权的代表者。“双五”企业是营收收入5亿元以上且研发投入强度5%以上的企业。“双十”企业是营收收入10亿元以上且研发投入强度10%以上的企业。“双五”“双十”企业作为区域科技创新的关键力量和重要引擎,在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和颠覆性技术攻关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能够引领和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有效组织产学研力量实现融通创新发展。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进一步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园区领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增强区域创新发展动能、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高新区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牢固树立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以“十百千”企业协同创新行动为抓手,开展“双五”“双十”梯度培育计划,推动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能力“双提升”加速一批“双五”“双十”企业成长为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切实增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塑造区域发展新动能和新优势,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支撑作用,助力世界领先科技园区建设。

(二)培育目标。

对标全球创新标杆企业,充分发挥“双五”“双十”企业自主创新动能,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走科技强企之路。经过三年时间,力争培育一批高成长企业成长为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研发水平高、发展潜力好的“双五”“双十”企业,细分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具有显著的产业链创新辐射带动作用,成为引领合肥市特色产业发展的龙头,争创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到2025年,培育出“双十”企业5家、“双五”企业30家,涌现出不少于1000项前沿性颠覆性的新技术新产品,企业整体研发体系日益完善,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创新发展成效显著。

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战略视角下,完善的创新组织体系是企业得以持续发展的基石,高强度的科技创新投入是企业实现技术引领的保障。“双五”“双十”企业培育的核心在于统筹“四个面向”、“五大领域”的重要需求,实现“两个能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引领能力)提升,推动企业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和主导性创新主体

(一)聚焦“四个面向”“五大领域”重要需求。

坚持“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指明了“双五”“双十”企业科技创新方向和科技领军企业培育发展方向。聚焦“五类技术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以及未来产业技术,打基础、补短板,强能力、抢先机,培育“双五”“双十”企业作为代表国家参与科技强国建设和国际科技竞争的“国家队”。

(二)提升“两个能力”。

围绕“两个能力”,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引导企业成为科技投入、成果转化的主体,有效的协同和整合两个能力,塑造企业创新“领先性”和“引领性”,担负起“双五”“双十”企业领军的旗帜性角色。

1.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保持企业技术创新的领先性。

完善内部研发体系。支持“双五”“双十”企业新建、重组内部研发机构,建立以中央研究院为中枢的研发体系,开展垂直行业的战略研究,统筹推进企业研发战略制定、研发方向把控、研发资源共享等工作。鼓励中央研究院设立若干专业化实验室,聚焦关键行业共性技术领域,推进技术攻关、成果孵化和产品升级。

打造创新平台体系。支持“双五”“双十”企业根据相关标准指引,积极争创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产业创新中心。支持企业承担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各类创新平台建设任务,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打造研发人才体系。支持“双五”“双十”企业培养和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高端科研人才。支持企业建设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开展前瞻技术研发、研究生人才培养等工作。

申报重大科研专项。支持有条件的“双五”“双十”企业积极申报国家和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2030、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等,开展基础性、前瞻性重大科学问题、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开展高价值专利布局。支持“双五”“双十”企业加强核心技术的专利和专利外围布局,形成专利屏障,构建企业专利“护城河”。支持企业开展专利创造,提升专利质量,重点培育高价值专利。鼓励企业根据自身需要,通过受让、受赠或者并购等方式获得相关知识产权。

2.提升产业引领能力,塑造企业行业领域的引领性。

建立创新联合体。支持有条件的“双五”“双十”企业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联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高校院所、行业协会等多元主体组建创新联合体,实施产研共创的新研发机制,开展垂直行业的基础科学研究、重大科研攻关、关键技术突破等工作,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抢占前沿技术制高点,构筑国际竞争优势。

建立协同创新体系。支持“双五”“双十”企业在北京、上海等创新高地设立地方研发机构,有条件的企业在境外设立研发中心、国际合作基地等,链接当地高端创新资源,提升企业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支持企业联合高校院所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实验室等,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和前沿颠覆性技术探索。支持企业与高校院所共建产业学院,联合培养工程人才。支持企业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围绕行业共性技术攻关、产品服务升级等方面,共同开展工程化研发、成果转化等工作。

开展产学研合作。支持“双五”“双十”企业凝练技术创新需求,通过委托开发、合作开发、技术服务等方式,与高校院所开展课题合作。支持企业“揭榜挂帅”,开展底层技术、关键材料、核心部件、重大产品等创新。支持企业吸纳省内外高校院所重大科技成果,推动一批见效快、产业带动能力强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推进产业融通创新。支持有条件的“双五”“双十”企业搭建开源开放创新平台,成立专业化众创空间,建设内部投资孵化平台,为内部员工和外部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资金技术支撑,带动形成大中小型企业融通创新生态圈。

三、工作举措

(一)培育路径。

1.培育对象:建立“双五-双十-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培育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速度快、盈利能力强的“双五”企业,以及具有行业引领性、爆发式成长、竞争优势突出的“双十”企业,逐步成长为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级科技领军企业。

2.培育条件:申报企业须在区内工商注册登记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并属于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且需要满足以下指标条件:

1)“双五”入库企业标准(需同时满足)。

①满足其中之一: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达5亿元(含)以上,且当年研发强度不低于4.5%;上一年度营业收入在3亿元(含)至5亿元(不含),且当年研发强度不低于6%

②企业建有市级(含)以上研发平台。

2)“双十”入库企业标准(需同时满足)。

①满足其中之一:上一年度营业收入达10亿元(含)以上,且当年研发强度6%-10%;上一年度营业收入在5亿元(含)至10亿元(不含),且当年研发强度不低于10%

②企业建有省级(含)以上研发平台。

3.培育机制:

一是建立“申报-认定-建库-培育”企业遴选机制,每年根据“双五”“双十”企业标准,组织开展企业申报工作,认定遴选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双五”“双十”企业培育库,形成目标培育库。

二是按照“双五-双十-科技领军企业”梯度培育路径,对入库企业建档立卡、靶向培育,“一企一档”摸清企业情况,找准短板弱项、明确达标路径,按照季度调度推进,统筹资源精准服务,实现三个梯度之间有效接续。

三是聚焦“四个面向”、“五大领域”需求,从2个梯度各遴选2-3家企业开展重点培育,发挥政府在资源要素配置的引导作用,给予专项政策支持的同时,优先加强各类要素保障,助力企业提质升级。

(二)支持政策。

1.聚焦“四个面向”、“五大领域”的重要需求,每年遴选重点培育的“双五”和“双十”企业,对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创新平台等,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按照以企业为主体协同创新平台政策,以“一事一议、双向约束”方式给予支持,每年给予最高30%的研发经费补贴,连续支持3年,每个企业每年最高不超过1000万元。定期跟踪“双五”“双十”重点培育企业需求,帮助企业链接金融机构、高校院所、高端科技服务机构、人才等生态资源。

2.支持“双五”“双十”培育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共同开展技术及产品研发项目,按照企业实际投入给高校院所科研经费的30%给予补贴,每个项目最高支持3年,累计支持上限100万元。项目支持周期内,通过直接转让、许可实施、作价入股等方式在高新区转化落地的,按照企业实际投入给高校院所科研经费的20%给予补贴,每个项目支持上限50万元。

3.优先推荐申报安徽省科技领军企业,与“双五”“双十”企业形成梯度培育体系,叠加享受省级科技领军企业的支持政策。

4.优先支持“双五”“双十”企业承担国家级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组建创新联合体申报省科技重大项目在不同细分领域时可同时申报其他类科技计划项目,不受创新联合体是否有在研项目限制。优先支持联合体成员单位创建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创新平台。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合肥高新区“双五”“双十”企业培育领导小组,由管委会主要领导任组长,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科技局,季度召开工作调度会,统筹各方资源,协调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重大事项。

(二)强化绩效评估。

对纳入培育的企业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可入可出机制,每年对照申报条件遴选培育企业,对不符合培育条件的企业进行退出管理;开展培育企业季度运行监测,定期开展企业创新能力分析,研究解决企业运行困难,定期生成培育企业相关报表报告,为高新区“双五”“双十”培育企业发展提供态势感知和决策参考。

(三)强化服务保障。

建立管委会领导包保服务机制,定期深入企业对接支持措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协调、及时解决落实。加强各类科技创新资源统筹,加大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人才支持。

 

附件:1.“双五”入库企业初筛表

      2.“双十”入库企业初筛表

 

 

 

 

 

 

 

 

 

 

 


 

附件1

“双五”入库企业初筛表

标准

序号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万元)

研发强度

研发

平台

符合遴选标准

1.    

阳光储能技术有限公司

281327.91

5.09%

市级

2.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5610.4

6.13%

国家级

3.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388371.16

6.38%

市级

4.    

合肥立方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83347.45

7.54%

省级

5.    

合肥兆芯电子有限公司

69748.48

8.16%

省级

6.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68203.47

51.59%

省级

7.    

合肥圣达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66527.79

5.46%

省级

8.    

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61927.66

16.54%

国家级

9.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4071.51

19.53%

国家级

10.  

中通服和信科技有限公司

51867.04

6.86%

省级

符合遴选标准

11.  

安徽讯飞医疗股份有限公司

34419

36.85%

市级

12.  

科大智能物联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44068.33

7.51%

省级

13.  

合肥芯微电子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49224.5

11.47%

省级

14.  

安徽容知日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9709.64

7.53%

省级

15.  

合肥讯飞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39295.15

27.32%

国家级

16.  

科大国创云网科技有限公司

38165.04

21.54%

省级

17.  

合肥讯飞读写科技有限公司

35784.11

7.34%

市级

18.  

安徽环境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34199.74

9.19%

市级

19.  

合肥恒力装备有限公司

31636.17

7.73%

省级

20.  

合肥阳光电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30557.39

13.91%

市级

21.  

科大国创新能科技有限公司

30498.59

9.93%

省级

22.  

安徽听见科技有限公司

35407.78

13.21%

省级

 

 

 

 

 

 

 

 

 

附件2

“双十”入库企业初筛表

标准

序号

企业名称

营业收入(万元)

研发强度

研发

平台

符合遴选标准

1.    

安徽安科生物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125610.4

6.13%

国家级

2.    

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1167989.6

6.78%

国家级

符合遴选标准

3.    

合肥移瑞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68203.47

51.59%

省级

4.    

合肥同智机电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61927.66

16.54%

国家级

5.    

安徽皖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54071.51

19.53%

国家级

 

网站地图